English

几多风雪几多歌

——医学专家张西洲的高原人生
2000-11-08 来源:光明日报 通讯员 正剑 传林 良才 本报记者 邢兆远 我有话说

“缺氧你就大声喊,寂寞你就抽根烟……”,张西洲当年就是唱着这首《当兵走阿里》的歌来到喀喇昆仑的。他扎根雪域高原三十载,足迹踏遍40万平方公里的冰山大川,带领专家先后完成高原医学研究课题32项,填补国内高原医学研究空白21项,32项课题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把急性高原病的死亡率由70年代的3.6%控制到0.83%以下,对高原病患者的治愈率达到了100%。

据科学考察测定,海拔高度每上升1000米,大气中含氧量就下降10%。在西部高原,高山反应的发生率近100%,高原心脏病的患病率居3.6%,急性高原病的死亡率高达1.4%。1968年1月,张西洲参军来到十八医院三十里营房医疗站,担负着天空防区、阿里高原40多万平方公里的哨卡、兵站、机务站和边防部队的医疗保障任务。他初次到海拔5070米的空喀山口出诊,两位哨兵因患高山病昏迷不醒,病情危急。在零下40多度的严寒里,昼夜兼程走了三天三夜。他回忆说,天冷得厉害,带的罐头、干粮都梆梆硬,不能吃。风大雪也大,晚上行车根本看不清道路。那台车还老出故障,走着走着就抛锚了,只好下车挖雪推车。饥饿、寒冷和劳累不说,还越走越喘不上气来,脑袋胀疼得像要炸开。到了哨卡以后,张西洲硬撑着身子为两位患者诊断病情,制定了抢救方案和实施了紧急救护。后来,哨兵脱险了,他自己却患上了严重的高山反应综合症,被连夜赶送医疗站才保住了生命。从这以后,张西洲就与研究高山病结下了不解之缘。

求索,攀登,拼搏。风雪铺满张西洲三十载人生路,雪域高原以“生命禁区”的特有方式铸造着他执着的品性。张西洲先后担任过军队卫生科主任、高山病研究所所长、解放军十八医副院长,以铿锵的脚步踏响科研的“无人迹处”。高山研究所的几个老同志相继退休,年轻一点的也一个个相继转业。从1990年到1992年,张西洲当了三年光杆司令,没有经费,没有车辆,只有几间借用的老房子。张西洲急得直跺脚,后在有关单位的呼吁下,给他抽调了3名助手,又分配来了两名本科毕业生。面对一个个从未涉足过高山研究的新手,张西洲乐呵呵地说:“条件是差了点儿,但劣势也会变优势:现场研究高山病,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出了成果就了不起!”于是,他和几名成员卷起铺盖上了山。在张西洲的带动下,哪儿海拔高,他们就往哪儿钻;哪儿缺氧最严重,他们就在那里摆开战场;测氧、抽血、做试验;每一项都得一二十天才有结果,常常是测试结果还没搞完,一个个被高山反应折磨得死去活来。

为了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张西洲在简陋的条件下开展了大胆的实践与探索。他研制的“高原西氏胶囊”,是一种中西药合成的制剂,为了测验药物疗效,他到不同海拔高度吞服,结果因吞服过量导致全身浮肿,险些丢了性命。抢救过来后,他莞尔一笑:“药量大了一些,加点西洋参就可以了。”在救治高原肺水肿、脑水肿中,先后研制出了“新高1号”、“新高2号”等系列产品,很快被广泛应用。1993年8月,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矿局聘请的德国专家弗郎克教授和马丁博士考察冰川时,服用“新高1号”药后,高山反应大大缓解,两位学者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夸赞。

如今,张西洲两鬓早已斑白,在回首几十年高原的人生经历时,他总是那句话:“不求闻达,但求无愧足矣。国家授予了他“全国边疆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并批准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还作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科技工作者多次受到部队的表彰,并被选为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会常委、全军第六届医学科技委员会委员。

由于掌握到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张西洲的科研结出丰硕的成果。海内外机构纷纷邀请他前去讲学、访问或以高薪聘为客座教授,他婉言谢绝:“我的事业在高原,此生恐怕再难离开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